佛经恭诵《楞严经》/开悟得福

40 Episodes
Subscribe

By: 月亮上的百草园

看清真与妄,把心带回家

44 楞严经卷七(3)(持咒功德 )
#1
Yesterday at 11:30 PM

这是一段关于咒语力量的古老智慧,讲述了如何通过持咒抵御灾难、消除罪孽、获得心灵净化。如果能坚持读诵或佩戴这种神秘咒语,据说可以让人免受各种灾祸,甚至洗清前世累积的所有罪业。这样的说法你信吗?不妨深入了解一番吧!

02:01 诸金刚众,常随从善男子:求菩提心者的最佳指南

04:01 诵咒获无量功德,消罪灭业,增益行人!


43 楞严经卷七(2)(楞严咒)
#2
04/28/2025

描述了 佛陀宣说神咒的过程。 这不仅是对信仰的一次探索,也是心灵的一次洗礼。 

10:13 佛顶光句: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作宝莲花,应微尘国。

12:16 十方如来咒心的神妙力量:降伏魔窟,拯救众生!


42.楞严经卷七(1)佛示安立道场
#3
04/27/2025

阿难,咱们聊聊如何修心吧!求菩萨道先得持四种律仪,这能让你心中无杂念。如果曾经有错,那就一心诵我佛顶光明咒,心不缘色香,一切磨难自然消散。想要修行,还得先选个清净的地方,戒律是第一步。跟着做,就能接近心中的佛光,成就自我。你对修行有什么疑问吗?让我们一起探讨吧!

02:03 如来悲光灌顶,比丘现诸国土,末法修行道场建设

04:05 道场修学的三个阶段:愿心、专注、成就

06:06 修学之路:从三摩地到成佛的智慧之旅


41.楞严经卷六(4)四大清净明诲(3-4)
#4
04/08/2025

这段话探讨了修行者如何避免走入歧途,强调了断除偷盗与妄语的重要性。修行不仅在于形式上的遵循,更在于内心的纯净。真正的修行能够帮助我们远离迷惑,获得心灵的平静。如果连最基本的戒律都做不到,那么所谓的修行又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一起思考,怎样的生活才是接近真理的呢?

02:03 若不为此舍身危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昔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04:03 明如来第四决定清净明诲:修三摩地、断除妄语的重要性


40. 楞严经 卷六(4)四大清净明诲(1-2)
#5
04/02/2025

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是名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是名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39. 楞严经卷六(3)文殊择法
#6
03/31/2025

这段故事讲述了佛陀与文殊师利讨论二十五位菩萨和阿罗汉如何修行成道的方法,他们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寻找通往觉悟之路。文中提到声音、光影甚至虚空都可以成为修行的媒介。但最终目的是超越这些表象,达到内心的真实清净。你是否也在寻找自己的修行之道?


38. 楞严经卷六(2)观世音十四无畏法
#7
03/17/2025

这段话讲述了观音菩萨通过自身修行获得的十四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比如解除众生痛苦、保护人们免受火水灾害、消除贪婪与愤怒等。这些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众生摆脱生活中的困难,还能引领他们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但你知道吗?观音菩萨还有更神奇的地方,比如千手千眼,可以满足各种愿望。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观音菩萨的帮助呢?一起来探索吧!

02:01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法门:解决众生的烦恼与需求

04:02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法门:救济众生的无上大道

06:02 观音大师的传奇之旅:从耳门三昧到大涅盘的追求


37. 楞严经卷六(1)观世音耳根圆通(32应身)
#8
03/11/2025

观音菩萨讲述其无量劫前得闻佛法的故事,分享如何通过修行达到寂静不动的境界。文中描述了观世音化身为不同形象,以适应众生需求,帮助他们解脱与成就的过程。想要知道观世音怎样以慈悲智慧改变他人命运吗?

02:02 说法度世:我于彼前现诸身,而为众生带来解脱之道

04:02 而为说法令期成就:妙境中的诸佛化身与说法使命

06:04 超越想象的奇妙境界:诸佛的化身与说法的力量


36. 楞严经卷五(7)25圆通(5)
#9
03/04/2025

 从琉璃光法王子的故事开始,探索宇宙万物真相,悟得无生之道;再随虚空藏菩萨以宝珠照亮诸界,跟随弥勒菩萨经历修行旅程,最后听五十二位菩萨分享念佛秘籍。这个世界充满奥秘,你想不想一起探寻真理背后的秘密?

02:02 真空妙理,入微尘劫,佛事随顺,神力无边——弥勒菩萨的修行历程

04:05 信心与行为:追求净土的佛教信仰之旅


35. 楞严经卷五(6)25圆通(4)
#10
02/06/2025

02:03 如来藏的水性之道:微尘中的洞察与证悟

04:05 水性一味流通,得无声忍,圆满菩提


34. 楞严经卷五(5)25圆通(3)
#11
02/04/2025

这段故事讲述了舍利佛与普贤菩萨等人的修行之路:他们如何在佛陀的引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达到心性光明显现的境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证悟方式,有的依靠声音、有的通过呼吸...那么你呢?你的内心之光又将如何被点亮?


佛说阿弥陀经(完本/含咒)
#45
01/20/2025

佛说阿弥陀经,讲述极乐世界的美好。那里无苦只有诸乐,七宝池,八功德水,莲花大如车轮,微妙庄严。佛陀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信,一心念佛,就能往生净土。那我们如何才能到达这美妙之地呢?

02:01 极乐国土: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

04:06 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法的传承与宣流

06:07 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获得不退转的功德与福利

08:10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究竟解脱

10:14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发愿生阿弥陀佛国,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2:16 闻佛说法,欢喜信受,得生净土陀罗尼,发愿文,回向文。


33. 楞严经卷五(4)25圆通(2)
#12
01/15/2025

阿耨律陀从睡眼惺忪到悟道成罗汉,他经历了什么?槃特家又如何通过微细观察找到自己的道路?而碧棱伽婆娑的脚痛竟也成了修行的起点。听他们的故事,思考我们的生活,或许每个人都能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修行之路。

02:13 超越三界,解脱有无,内托身心,外移世界,成阿罗汉,如来亲印

04:18 感受生活的轻盈与充实


32. 楞严经卷五(3)25圆通(1)
#13
01/14/2025

阿难和众人们,在佛的指引下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但他们的旅程并不简单,经历了迷茫、挣扎与疑惑。他们如何通过修行达到了心灵上的解脱?面对人生种种困境时,我们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道路?一起探索这趟心灵之旅吧!

02:06 佛祖教观:探索色相的奥秘

04:07 圆通法会上的证悟分享:从威音王佛到紫金光比丘尼的修行历程


31. 楞严经卷五(2)如来开示六结一亡
#14
01/13/2025

阿难与佛祖对话,探索了关于结与解的奥秘。通过结绳之喻,讨论了一体多节、从始至终的道理。如果想解开心中困惑,就要明白万事万物皆有其因缘,六根解脱亦如此。想要了解更深层次的生命哲理吗?一起跟随这段故事找寻答案吧!

02:12 佛教中的重要观念:六根解脱与内心的观照

04:15 佛教中的解行合一条理:从因缘到解脱的推理过程


30. 楞严经卷五(1)佛陀开示缚脱无二
#15
01/08/2025

阿难向佛请教,如何理解世间的缘起和解脱之道。佛陀指出,六根是生死轮回的关键,也是达到安乐妙常的途径。通过对六根的认识与修习,可以超脱苦难,找到真正的自我。那么,怎样才能让这看似矛盾的事物共存呢?听完这段教诲,或许你会有所启发。

02:03 解构烦恼,开悟心灯:阿难与佛陀的智慧对话

04:04 如幻三摩地,弹指超无学——阿难及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


29. 楞严经卷四(8)佛陀开示阿难闻性常在
#16
01/07/2025

这段对话探讨了觉知与存在的本质,通过佛陀与阿难之间的问答,揭示了我们对世界感知背后的真相。当声音存在时我们能听到什么?当它消失时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些问题挑战着我们对于现实的理解。思考这些,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真理。这不仅仅是一场哲学讨论,也是一次心灵上的觉醒之旅。你准备好跟着我们一起探索了吗?让我们一起揭开生活中的迷雾吧。

02:10 声与无声:阿难的困惑与如来的解答

04:12 梦中的迷失与觉醒:探索内心的真实力量


28. 楞严经卷四(7)佛陀开示阿难六根积习
#17
01/06/2025

这段经文探讨了六根如何从混杂到纯净的过程,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讲解了六根之间的微妙联系。它告诉我们,当六根不再被外在现象所束缚时,就能达到真正的清净与自由。如果你对如何摆脱心灵上的枷锁感兴趣,不妨深入探索下这篇内容。

 04:11 突破六根界限:觉明之道与无穷智慧

06:12 佛祖的智慧之语:扫除烦恼,开启内心的光明


27. 楞严经卷四(6)佛开示六根为烦恼根本
#18
01/06/2025

探讨修行之路,怎样才能看清烦恼根源?为何六根是贼,如何超越众生世界的束缚?一起聊聊《楞严经》里的智慧吧,你会发现自己潜在的功德与不足。别错过这趟心灵之旅!

02:02 六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阿难逆生死路!

04:05 深入一门,增进十方如来,圆满无上菩提!


26. 楞严经卷四(5 )佛陀开示五浊
#19
01/02/2025

这段古文讲述了佛对阿难及众生的教诲,强调了发菩提心的重要性。文中通过比喻和问答,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如何认识自我的本质,指出人们应当超越尘世的纷扰,寻找内心的清净。它提出了一些思考题:我们的初心与最终追求的目标是否一致?世间之物哪些是真正不变的?这些问题引领我们反思生命的本质。

02:11 认识世界的五重境界:从有体到无相,从见闻到觉知


25. 楞严经卷四(4)佛答阿难再执缘起
#20
01/01/2025

阿难与佛祖探讨悟道因缘,究竟是从因果得悟还是自然开悟?面对老一辈和年轻人的不同见解,究竟哪种方式能更好地引导修行者走向无漏境界?佛祖又如何回应了这些困惑,给出了什么样的智慧解答?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02:11 无生灭的自然之道:远离世间苦,追求解脱的智慧

04:13 深入剖析佛学智慧,摆脱烦恼困扰!


24. 楞严经卷四(3 )答富楼那疑之三
#21
12/31/2024

探索内心世界的奇妙之旅,从古老的智慧到现代生活的启示。色空相融、真如妙性,这些深奥词汇背后藏着怎样的生命哲理?为什么我们总在寻找外在的答案,却忽略了内在宝藏?一段关于自我发现与成长的故事等你来听。让我们一起揭开谜底,感受不一样的心灵震撼吧!


23. 楞严经卷四(2)答富楼那疑之二
#22
12/30/2024

这段文字探讨了迷与悟之间的微妙关系,用生动的比喻讲述了如何从迷惑中找到真理。它告诉我们,看似复杂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你是否也在寻找生活中的真谛?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充满智慧的世界吧!

02:01 佛问:“为愚为慧?”如何理解这句话?

04:01 真实与虚幻的边界:探索具象与抽象的交织之谜


22. 楞严经卷四(1)答富楼那疑之一
#23
12/30/2024

佛陀与弟子对话中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及生命轮回的道理,让人深思为什么我们所见的世界是这样呢?一起揭开这个谜底吧#

02:11 脱离迷雾的光明:觉明之性与世界起源

04:14 世界本空,因爱而生:贪欲与业力的连锁反应

06:17 贪爱的轮回:欲望与业力的纠缠之旅


21.楞严经卷三(8)见大识大皆觉元妙性
#24
12/26/2024

阿难在齐陀林中体验到了光明与黑暗的变化,引发他对见性本质的思考。他问佛陀,见性到底与光明、黑暗和虚空是何关系?佛陀解释说,如果将见性等同于光明或黑暗,则当一方消失时,另一方应不再存在;若见性非同于光明与黑暗,则又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呢?这段探讨让我们深入思考:我们的感知是否真如我们所想那般独立于外在世界呢?

02:10 佛性之谜:阿难如何领悟如来藏的真谛?

04:11 心之所向:从见闻觉知到如来藏的觉知之旅

06:13 诸佛如来微妙教义:计度与无挂碍的内心之旅


20. 楞严经卷三(7)风大空大本觉元妙性
#25
12/25/2024

阿难探讨风与虚空的奥秘,思考风如何生灭、虚空是否真的存在。这段经文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哲学世界,挑战你的认知边界。什么是真?什么又是幻?跟随这段文字一起探索吧!

02:11 真实与空虚的较量:阿难心中的困惑与抉择

04:11 出世间与入世间的智慧:如来藏中的奥妙……


19. 楞严经卷三(6)火大水大皆觉元妙性
#26
12/24/2024

探索神秘的火与水之源,佛陀带你揭开古老智慧的秘密。为什么镜中求火?月光如何成水?一起思考背后的意义,发现世间万物背后的真谛。跟随我们的脚步,解锁不一样的哲学视角。


18. 楞严经卷三(5)地大本觉元妙性
#27
12/23/2024

阿难向佛求教,想了解世间变化与四大和合的关系。佛告诉阿难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深入理解真理的本质。探讨了物质与空的转换,指出一切看似复杂的变化其实都遵循着简单的规律。到底什么才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呢?思考这个问题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02:11 色相与虚空的无限可能性:从变化到解脱的启示


17. 楞严经卷三(4)十八界本觉元妙性(2)
#28
12/22/2024

这期聊点深奥的话题:舌与味道、身体与生长、法与意义之间微妙联系;探索生命的本质。这些看似无关的事物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呢?一起来揭开宇宙间最神秘的面纱吧!

02:02 色空诸法:缘起的幻象与真实的本质

04:03 色空诸法:探寻因与果的无穷轮回


16. 楞严经卷三(3)十八界本觉元妙性(1)
#29
12/20/2024

这段经文探讨了眼耳鼻与外界感知的关系,用生动的例子解释为什么这些感官体验既非由外物直接引起,也非自然生成。文中通过假设分析,揭示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它挑战你的直觉,引发你思考:我们的感知究竟是怎么来的?

02:11 因相而生,却不知自己是谁——探索生命与自我认同的迷思

04:12 佛教中的鼻子之谜:香臭二俱能闻的不可思议之处


15. 楞严经卷三 (2) 十二处本觉元妙性
#30
12/19/2024

这段话探讨了眼见色、耳听声、鼻闻香、舌尝味、身触物和心想法的本质,是不是让你思考起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背后藏着怎样的奥秘?到底是我们感知世界还是世界在被我们感知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亘古谜团的一角吧。

02:09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探讨鼻香与虚空的关系

04:10 真实存在与否?探索宇宙中的哲学难题。

06:11 心之所在,即为法则之境:深入探讨内心的真实面貌


14. 楞严经卷三(1)六入本觉元妙性
#31
12/17/2024

02:07 闻性之谜:真理的探索与思维的困境

04:08 觉知之性,离睡眠与生灭,究竟无体!

06:09 深入虚妄:觉知之根的探索与困惑


13. 楞严经卷二(8) 五阴本觉元妙性
#32
12/16/2024

探讨五阴本质从何而来,是空还是物?以生动比喻解析色阴、受阴、想阴与行阴的虚妄,揭示世间万物非自然性也非单纯因果。带你一起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02:09 脱离虚空的追寻:阿难的困惑与思考

04:10 无相之水中蕴藏的真相:虚妄与自然的辨析


12 楞严经卷二(7 )破觉元之和合性
#33
12/12/2024

探索心灵深处的秘密。今天聊聊阿难的故事,从他的经历中看透世间妄想和内心的真正联系。见精与明暗通色的关系是什么?如果不能和合又如何存在?我们如何通过这些理解去寻找生命的真相,不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一起揭开这层神秘面纱吧!

02:14 一切浮尘诸幻化像:阿难,你尚未明的真相!


11.楞严经卷二(6)(两种妄见)
#34
12/11/2024

这段话探讨了众生如何看待世间万物及自我认知的误区。它通过阿难与佛祖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的感知可能被错误理解所蒙蔽,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表面现象,直达本质。这不仅是一次心灵上的启迪,也是对现实世界的一次深度反思。我们如何分辨真伪?又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觉悟?

02:01 无始劫所生的同见业,如何摆脱生死轮回?

04:03 无始渐成的觉知之路:超越自我限制的启示


10.楞严经卷二 (5) 十番显见(9-10)
#35
12/09/2024

阿难向佛提问,探讨了觉性与自然及因缘的关系。为何佛说觉性既非自然也非因缘?通过明暗、空色的讨论,揭示了见性超越常规理解的本质。我们是否误解了世界的真实面目?

02:02 见非是见,见随相生:破解因缘与名相的迷思

04:03 阿难的困惑:不见明暗,如何理解“见”?


9.楞严经卷二(4)十番显见(8)
#36
12/09/2024

这段对话探讨了见性的奥秘。佛陀与阿难深入讨论了万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真能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又或者说万物之外是否存在一种独立存在的自性?跟随他们的对话你或许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答案

02:02 佛说无是见者:真实语还是外道的疑惑?

04:03 佛说:“见”与“非见”:真实与虚幻的辨析


8.楞严经卷二(3)十番显见(6-7)
#37
12/09/2024

阿难疑惑见性真伪,佛陀解答引人深思。探讨真我所在。若物可见则非真我,见与不见间,何为自性?树木山川皆有形,却非本质。佛陀比喻方器中方空,揭示世间大小内外皆属前尘。我们是否能转物成如来之境?探索内心,寻找答案吧!

02:01 见性纷杂,并诸世间,不成安立——阿难的困惑与追寻

04:02 探索本心的修行之路


7.楞严经卷二(2)十番显见(4-5)
#38
12/08/2024


6.楞严经卷二(1)十番显见(3)
#39
12/0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