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夯什麼

40 Episodes
Subscribe

By: 詹凌瑀, 王文岳, Rti

東南亞夯什麼?! 台灣與東南亞國家,有超乎你想像的連結。 這是央廣與今日新聞NowNews合作製播的Podcast節目,帶你一起重新理解東南亞。 最潮、最夯、你最需要知道的東南亞時事話題與人事物,都在「東南亞夯什麼」! 每週六更新一集。 🌟🌟Podcast收聽連結🌟🌟 Apple 、Spotify、SoundOn、google播客 與我們交流👉👉節目專屬信箱:sea@rti.org.tw  

EP83 走路工還是被迫工?當移工被動員上街頭
#83
Last Saturday at 12:00 AM

主持人:詹凌瑀 /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施逸翔 /台灣人權促進會資深研究員

4月26日藍白大遊行號稱為言論自由發聲,卻驚見聽不懂中文的越南移工被帶上街。傳出有社團以800元招募,甚至雇主要求配合出席,引發「買走路工」與強迫疑雲。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辯稱移工自發參與,反控批評者歧視,遭法律學者林志潔怒批是剝削幫兇。當最弱勢的移工成為政治動員的道具,這場民主遊行,到底是自由的展現,還是赤裸的剝削?

🔽本集重點🔽

🔎誰帶移工上街頭?

🔎動員的灰色地帶

🔎移工是人,不是工具

🔎法律是否允許外籍移工參加政治集會?界線模糊待釐清。

🔎一場號稱反獨裁的遊行,是否反而揭露了民主的盲點?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82 偶然變成新二代:越南留學與自我認同的追尋
#82
04/26/2025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來賓:蘇劉迪生(河內法律大學/台大政研所碩士生)

隨著台越經貿往來與教育合作日益頻繁,越來越多台灣學生選擇前往越南留學,其中,河內法律大學成為關注東南亞法律體系的台灣學生熱門選擇。這些留學生在異國學習的同時,逐漸面對語言、文化與身份認同的挑戰。

在越南學習法律,台灣學生需要適應不同的法律制度與語言環境,並與當地師生建立社交網絡。然而,長期融入越南社會的過程,也讓部分留學生產生自我認同的轉變。有些人在越南找到事業與家庭,甚至定居下來,成為「新二代」的一部分。他們的認同感在台灣與越南之間擺盪,既保有台灣背景,又深受越南文化影響。

這種跨文化經驗帶來機會與挑戰。一方面,台灣學生透過留學獲得國際視野與專業發展機會;另一方面,他們也面臨對自身身份的思考——是台灣人、越南人,還是某種新的混合身份?這種經歷不僅影響個人的成長,也反映出台越關係下的新世代文化交流現象。

本集我們請到目前留學河內法律大學碩士班,同時也是就讀於台大政研所的蘇劉迪生同學來和我們暢談台灣學生在越南。

🔽本集重點🔽

🎓具有台越混血的生命歷程,在成長過程中,面對台灣社會是否有特別的感受?

🎓在台大念研究所時,為何考慮去越南學法律?

🎓越南學習法律,面對的文化適應與收獲?

🎓在越南的留學經歷,對於自我認同與未來思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具有台越兩地頂級學府的訓練,未來的發展規畫為何?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81新住民×新二代 台灣的未來
#81
04/19/2025

主持人:詹凌瑀/ 今日新聞Nownews副總編輯

來賓:陳杰昇/ 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

台灣目前的新住民人口已經超過58萬人,新二代更有40多萬人,這樣的數字不只是人口結構上的改變,更代表著語言、文化、教育、甚至國家認同的多元化挑戰與機會。

賽珍珠基金會長期推動一系列協助新住民與新二代的行動,不只是做第一線的陪伴與服務,也從政策、倡議、甚至媒體合作等層面著手,擴大影響力。

賽珍珠基金好執行長陳杰昇從基金會的策略角度,來談談這群「從異鄉走入台灣」的家庭,正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又是怎麼被看見、被接住,甚至發光發熱。

🔽本集重點🔽

🩷從異鄉到家鄉:新住民在台灣的挑戰與轉變

🩷新二代不只是「ABC」,而是「ABT」(Asian But Taiwanese)

🩷打破刻板印象,新住民與新二代的「超能力」

🩷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陳杰昇給新住民與新二代的一句話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80 韓流之餘,也啖韓食:韓式料理如何在東南亞大行其道
#80
04/12/2025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楊豐銘/前馬來西亞泰萊大學食物研究與美食學院社會科學暨休閒學部高級講師

隨著韓流在東南亞大行其道,韓國政府與企業於近20年也積極透過多元策略在東南亞推廣韓食(K-Food),流行所及,東南亞首都地區的韓國餐廳如雨後春筍愈開愈多。透過韓劇、K-pop偶像代言及社群媒體,韓國料理如泡菜、韓式炸雞、辣炒年糕及部隊鍋成為東南亞年輕人的時尚美食。再加上韓國料理節目、國際頻道、YouTube美食部落客的推薦,韓食的曝光度大為增加。

韓國政府透過「韓食全球化」政策,與東南亞在地企業合作開設韓式餐廳、舉辦美食展覽及提供韓食烹飪課程,以培養市場需求。同時,韓國食品公司也進軍東南亞市場,推出符合當地口味的韓食產品,例如降低泡菜的辣度或推出清真認證的韓國食品,以適應穆斯林消費者。

韓食的流行使得韓式烤肉和自助餐形式的餐廳在菲律賓、泰國與馬來西亞等地迅速流行,同時知名品牌與K-pop明星合作,推出聯名商品,例如BLACKPINK的聯名零食。這些行銷策略,不僅帶動韓國餐飲品牌在東南亞的發展,也影響當地飲食文化,例如越來越多當地餐廳開始供應韓式料理。

本集我們請到專研韓食文化的東吳大學何撒娜老師與曾親身任教馬來西亞泰萊大學的楊豐銘博士,來和我們暢談韓流在東南亞。

🔽本集重點🔽

🍲韓食在東南亞流行的程度?

🍲韓劇與K-pop對於韓食流行的影響?

🍲韓國政府與企業的推廣策略為何?在東南亞有那些著名的韓國餐廳或品牌?

🍲東南亞消費者偏好那些韓食,韓食與東南亞在地飲食文化如何結合?

🍲韓食在東南亞市場已取得一定成功,未來的發展趨勢中,數位行銷、與在地餐飲業的合作、創新韓食料理等途徑將會如何發展?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79 高薪誘騙東南亞車手 詐團新手法
#79
04/05/2025

主持人:詹凌瑀 /今日新聞Nownews副總編輯)

來賓:謝龍富 /新北市警察局新店分局長

這集節目讓我們談談東南亞人士來台淪為詐團車手的問題。

近年來,台灣詐騙集團的運作模式不斷進化,為了規避警方查緝,他 們不再只依賴本地車手,而是將目標轉向東南亞地區,透過社交媒體、求職網站等管道,以「高薪兼職」、「包機票包住宿」等話術,吸引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國的年輕人來台擔任車手,協助提領或轉移詐騙所得。

這些外籍車手大多在不知情或半知情的情況下,被詐騙集團利用,甚至可能遭到控制與脅迫。一旦遭逮,他們不僅面臨法律制裁,還可能成為犯罪組織的棄子。

台灣警方近年來陸續破獲多起跨國車手案,顯示這類犯罪已成為新興趨勢,亟待政府與社會關注。

🔽本集重點🔽

👮解析東南亞車手犯罪趨勢

👮詐騙集團如何誘騙車手?是否有新型態的犯罪模式正在浮現?

👮警方的打擊手段與防堵跨國犯罪

👮民眾如何識破詐騙,避免成為受害者?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78 東南亞瘋韓流:韓國文化的魅力與潛力
#78
03/29/2025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楊豐銘(前馬來西亞泰萊大學食物研究與美食學院社會科學暨休閒學部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 School of Food Studies & Gastronomy,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Leisure Management, Taylor’s University)

近年來,韓流在東南亞地區迅速崛起,尤其是在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韓流深受喜愛。舉凡音樂、電視劇、電影、時尚與化妝品等領域,韓國元素無所不在。韓國娛樂產業透過YouTube、Netflix及TikTok等社群媒體與串流平台強力放送,成功吸引到東南亞年輕族群的關注。BTS、BLACKPINK等韓國K-pop偶像團體和戲劇都在東南亞在地的大眾娛樂圈引發熱潮。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魷魚遊戲》、《愛的迫降》、《鬼怪》等,在東南亞各國掀起追劇熱潮,劇中服裝、飾品、美食等也成為流行指標。此外,韓國美妝產品因其高品質和創新性,在東南亞市場備受歡迎。韓國料理如烤肉、炸雞等,也成為東南亞民眾熱愛的異國美食。

韓流在東南亞的流行,不僅是一種文化呈現,更是一種經濟現象。韓國文化產業透過影視、音樂、時尚等領域的輸出,帶動了相關產業在東南亞的發展。同時,韓流也促進了韓國與東南亞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增進了相互了解。有論者以為,韓流的流行來自韓國文化產品精緻的製作水準與創新內容深受觀眾喜愛,也有人認為韓流明星的親民形象與社群媒體互動提高了粉絲的參與感。此外,韓國政府的文化輸出政策,如K-pop演唱會、韓劇授權及韓國語言學習推廣,也促進了韓流在東南亞的擴散。

無可諱言的,韓流的強勢流行也引起東南亞在地娛樂產業的緊張,當地娛樂產業擔心韓流可能導致本土文化的邊緣化。也因此,如何平衡韓流影響與本土文化發展,成為東南亞各國值得關注的議題。

本集我們請到專研韓流文化的東吳大學何撒娜老師與曾親身任教馬來西亞泰萊大學的楊豐銘博士,來和我們暢談韓流在東南亞。

🔽本集重點🔽

🕺韓流為什麼在東南亞流行?

💃韓流那些內容對東南亞最有吸引力?

🕺韓流對東南亞在地文化與娛樂產業造成的影響為何?

💃作為一個社會基礎,韓流如何推動東南亞在地粉絲社群的經營?對於年輕世代的價值觀與消費行為造成什麼影響?

🕺韓流未來在東南亞的發展趨勢為何?在地化、與當地文化產業合作,以及數位內容的創新發展之關係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77 果敢黑金產業 打造犯罪王國
#77
03/22/2025

主持人:詹凌瑀 /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政治評論員 吳崑玉

緬甸果敢近年來從毒品基地轉型為跨國詐騙中心,成為亞洲犯罪產業鏈的核心。當地勢力因國際禁毒壓力,將經濟模式轉向電信詐騙、賭博與人口販運,並建立「犯罪園區」,形成一條龍產業鏈。詐騙集團不僅擁有完善的招募與培訓系統,還與當地軍閥、政府官員勾結,透過賄賂與武裝保護犯罪活動。

詐騙、毒品、賭博與情色四大產業彼此交錯,形成穩固的黑金網絡。中國政府近年加強對跨境詐騙的打擊,與緬甸聯手掃蕩犯罪集團,使果敢黑金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儘管部分詐騙園區被關閉,犯罪勢力仍在適應新環境,尋找生存之道。果敢能否擺脫詐騙天堂的惡名,還是換個方式繼續黑金生意,仍是未知數。

本集重點:
🔍果敢的黃賭毒詐帝國
🔍詐騙園區一條龍運作
🔍軍閥、政府、犯罪集團聯手分贓
🔍中國強勢圍剿、跨境打擊
🔍黑金經濟斷炊,還是另尋新路?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76 「國內留學」在越南正夯?越南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與私有化
#76
03/15/2025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副教授)

來賓:朱鎮雍老師(越南孫德勝大學講師)

越南高等教育自革新開放(Đổi Mới)以來,在過去數十年間經歷了顯著的發展與轉型。越南政府積極推動教育改革,以提升國家競爭力。高等教育體系逐漸多元化,在公立大學以外,私立大學和國際合作辦學的機構也日益增加。

整體而言,近年 越南高等教育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大學數量也顯著擴張。連帶著在政府的要求下,除了越南高等教育品質有所提升以外,私立大學和國際合作辦學的機構在越南高等教育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私立大學與國際合作辦學的興盛也帶來了特異現象,以近年為例,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在越南的分校RMIT Vietnam; 英國倫敦大學與越南合作創辦British University Vietnam (BUV);提供英國學位課程,學費也較一般私立大學高。美國在越南興辦的American University in Vietnam (AUV)提供了質優但收費高昂的國際化教育,而越南國內由大型集團興辦的私立大學,如FPT大學 (FPT University),Vin University,一年學費更在2萬美金以上而有「貴族私立大學」之名。 

為什麼越南興起國際合辦大學與私人辦學的風潮,為什麼越南家長願意支持子女進入貴族私立大學?我們今天邀請在越南從事第一線教學的朱鎮雍老師與我們分享。

🔽本集重點🔽

🎓越南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標與挑戰?

🎓私立高等教育在越南的角色與發展?如何評價越南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前景?

🎓國際化高等教育對越南的影響,越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越南高等教育與產業需求的連結,包括越南高等教育如何與產業需求接軌?未來越南高等教育應如何加強與產業界的合作?

🎓越南高等教育的未來展望、發展前景與競爭優勢?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75 果敢風雲 彭振聲與四大家族
#75
03/08/2025

主持人:詹凌瑀 /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政治評論員 吳崑玉

果敢位於緬甸東北部,緊鄰中國雲南,雖然官方認定為緬甸少數民族地區,但當地95%以上的居民是華人,使用中文、人民幣,文化上與
中國關係密切。歷史上,果敢曾經是清朝的一部分,後來被劃入英屬緬甸,隨緬甸獨立後成為聯邦的一部分,但至今仍處於政治爭議與軍
事衝突中。
2023年10月,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發動「1027行動」,成功奪回果敢,當地政府軍全面投降,使果敢的權力格局出現重大變化。戰爭雖然暫告段落,但未來是否仍有衝突仍未可知。

🔽本集重點🔽
💡果敢的特殊歷史與華人影響
💡果敢四大家族的崛起與掌控
💡2009年果敢政變與彭家聲的失敗
💡2023年「1027行動」:MNDAA捲土重來
💡果敢未來的政治與軍事局勢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74 來去越南求學:台灣人在越南念書的異想世界
#74
03/01/2025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副教授)

來賓:朱鎮雍老師(越南孫德勝大學講師)

近年來,越來越多台灣學生選擇前往越南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這股趨勢的背後,有可能是因為 越南部分大學在特定領域擁有優勢,或是台越文化交流與體驗,也可能不少在台灣的學子已掌握了越南語的語言優勢,更有可能是展望越南經濟的快速發展的未來就業發展機會。 然而,在越南念書,大部分的越南的大學通常需要提供語言成績證明,學生也要適應 越南大學的課程設置與評分標準,更 不消說越南的生活環境與文化上和台灣的差異。總的來說,前往越南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對台灣學生而言是一個具有挑戰性但也充滿機遇的選擇。學生需要充分了解越南的教育體系、生活環境和文化差異,並做好充分準備,才能在越南取得學業上的成功,並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我們今天邀請在越南頂級學府就讀的朱鎮雍老師與我們分享。

🔽本集重點🔽

🧑‍🎓赴越南留學動機與選擇,選擇前往越南留學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在越南的留學經驗如何,包括越南大學的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師生互動、研究資源等?

🧑‍🎓如何適應在越南的生活,包括語言、文化、飲食、交通、住宿等?以及說明在越南留學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台灣學生赴越南留學的現況與趨勢,包括台灣學生赴越南留學的人數是否有增加,台灣學生在越南留學的領域或科系分布情況如何?

🧑‍🎓留學後的發展與規劃,打算留在越南發展,還是回到台灣或前往其他地方?對有意前往越南留學的台灣學生有哪些建議?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73 從獅城到寶島 跨越星台文化衝擊
#73
02/22/2025

主持人:詹凌瑀 /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鍾泓良 /今日新聞記者

新加坡與台灣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華人社會,華語為主要語言,飲食文化也相近,但深入生活後,會發現兩地文化差異相當明顯。新加坡以效率、秩序和多元種族共存著稱,法律嚴格,社會規範清晰,例如亂丟垃圾會被罰款,公共場所行為受限。教育制度競爭激烈,學生從小面對升學壓力,職場文化則務實高效,講求結果,層級分明。相較之下,台灣社會自由多元,法規執行具彈性,台灣人習慣在規則與灰色地帶間尋找空間。教育強調個人發展,職場則更重視人際關係與溝通彈性。

這些文化差異讓曾在兩地生活的人需要適應與學習,甚至帶來衝突與反思。本集節目邀請《今日新聞》記者鍾泓良,分享他在新加坡與台灣的生活經驗,探討這些文化差異如何影響教育、職場與日常習慣。

🔽本集重點🔽

💡新加坡 VS. 台灣:表面相似,內在大不同!

💡規矩多?新加坡的「高壓高效」生活

💡自由又有彈性!台灣的生活哲學

💡新加坡講求效率、台灣步調隨性

💡跨文化生存術:從新加坡到台灣,怎麼切換模式?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72 東南亞如何理解台灣的新南向政策?軟實力與硬道理
#72
02/15/2025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副教授)

來賓:李志良(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講師)

2023年馬來亞大學的李志良與新加坡國大的陳英傑兩位學者編撰了《台灣與東南亞:軟實力與面對中國崛起的堅難真相》(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Soft Power and Hard Truths Facing China's Ascendancy)一書,深入探討了台灣與東南亞之間的外交與經濟關係,並且對於中國因素在東南亞區域地緣政治的影響予以著重考量。本書作者以跨學科的視角,以台灣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印尼等國的在地案例,討論台灣在東南亞各個領域的活動,包括經貿關係、農業技術合作、教育交流、以及非政府組織的參與等,展現了台灣在新南向政策的視野下,如何在不同脈絡下運用自身優勢,運用文化外交、教育交流與科技合作等軟實力在東南亞擴展影響力。由於李志良與陳英傑兩位學者對於台灣的深入瞭解,因此在本書中,也討論了台灣在國際體系中面臨的現實困境、外交孤立與認同問題,同時也說明了新南向政策面臨中國經濟壓力與地緣政治風險下的挑戰。

我們本集邀請對於台灣與馬來西亞雙邊關係有深度研究的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講師李志良博士,一同來與我們分享東南亞如何看台灣的新南向政策。

🔽本集重點🔽

🤝台灣在東南亞的「軟實力」與「硬道理」:台灣在東南亞的發展主要依賴哪些「軟實力」工具?相較於「軟實力」,台灣的「硬道理」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優勢等——在與東南亞國家互動時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在當前地緣政治局勢下,台灣與東南亞的經貿關係現況如何?有哪些主要的合作領域?

🤝中國在東南亞的經濟影響力對台灣的經貿發展造成哪些挑戰?台灣應如何加強與東南亞的經貿連結,以應對中國的競爭?

🤝台灣在東南亞的非政府組織參與,其影響力為何?是否有效促進台灣與東南亞各國的關係?

🤝在新南向政策推動後,東南亞各國對台灣的態度與認知是否有所改變?台灣在東南亞可如何調整策略,在東南亞地區取得更永續的發展?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71 詐騙擄人醜聞衝擊泰國?
#71
02/08/2025

主持人:詹凌瑀 /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賴正琳 /今日新聞記者

中國演員王星去年底在微信看到赴泰國曼谷拍攝的通告,抵達曼谷機場後,隨即被接機的人送往緬甸妙瓦底詐騙園區,之後他的女友報警並透過網路求助,1月7日王星成功獲救。王星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一名25歲的中國籍模特兒楊澤琪,同樣也是報名參加某個泰國劇組拍攝,結果被騙到緬甸成為豬仔。

從這些事件看來,泰國似乎成為詐騙集團的中介站,這也讓許多中國遊客對於赴泰國旅遊卻步,擔心去了泰國會被擄走。不過泰國政府最新的數據顯示,光是今年一月份,就有將近400萬國際觀光客進入泰國,其中又以中國遊客最大宗。顯然詐騙醜聞對泰國觀光業的影響,沒有大家原本預期的這麼嚴重。

泰國真的有這麼危險嗎?讓《NOWnews今日新聞》記者賴正琳來告訴大家。

🔽本集重點🔽

1、到泰國會被割腰子、抓去緬甸當豬仔?

2、中國人騙中國人,泰國好無辜?

3、泰國政府忙闢謠減少觀光衝擊

4、國際化曼谷vs.慢活遊清邁

5、台灣人還是很愛泰國的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70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的前景與願景:台馬合作半導體的可能性?
#70
02/01/2025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副教授)

來賓:李志良(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講師)

馬來西亞的安華政府於2024年推出了國家半導體策略(NSS),旨在推動更具技術含量的製程,希望將馬來西亞打造成全球半導體研發中心,配置至少250億令吉的預算,推動半導體設計與先進製造,計畫中並提到要建立至少10家本地公司專注於設計和先進封裝,並吸引更多外資。同時在雪蘭莪州政府及雪州資訊科技暨數位經濟機構(SIDEC)的支持下,建立東南亞最大的積體電路設計園區,名為「馬來西亞半導體加速器與積體電路設計園區:雪州中心」。

馬來西亞的半導體產業歷史悠久,始於1972年包括英特爾和AMD等被稱為「八武士」的八大跨國公司進駐檳城,奠定了馬來西亞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隨著這些企業的進入,馬來西亞逐漸建立自身的半導體封裝和測試能力,並成為全球第六大半導體出口國,佔據全球封裝市場13%的份額。然而,馬來西亞在晶片封裝和測試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也希望能夠進一步往半導體供應鏈的中上游階段移動。具有領先技術的台灣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和產業經驗,對於馬來西亞的半導體向上發展至關重要,並且可以透過技術交流、人才培訓及市場開拓合作來共同應對全球市場的挑戰,在半導體領域實現互補共贏。

我們本集邀請對於馬來西亞半導體發展有深度研究的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講師李志良博士,一同來與我們分享馬來西亞半導體發展的歷程,以及台馬互補合作的可能性。

🔽本集重點🔽

🏢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發展簡史。

🏢當前馬來西亞政府在半導體發展的策略與目標。

🏢台灣與馬來西亞過往在半導體發展上有何合作經驗?

🏢當前台灣與馬來西亞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互補性為何?

🏢具體而言,台灣與馬來西亞在半導體人才培育、投資與合作上可以有哪些策略與作法?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69 在異鄉為異客 馬來西亞人在台灣
#69
01/25/2025

主持人:詹凌瑀 /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杜晉軒  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組編輯

相信許多聽眾朋友在台灣念大學時,身邊都有自馬來西亞的同學;出了社會後,身邊也不乏來自馬來西亞的同事。馬來西亞的藝人在台灣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像是李心潔、梁靜茹、光良、品冠、黃明治,以及四度「敲鐘」的金鐘影帝李銘順。

來自馬來西亞的杜晉軒,在台灣求學,一路從大學念到研究所,畢業後在台灣的媒體擔任記者,主持Podcast節目《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並且出版兩本暢銷書《血統的原罪》及《北漂台灣》,是一名全方位發展的媒體人。他在節目中分享,在台灣求學、工作、生活的一些想法。

🔽本集重點🔽

🎒跟隨父親的腳步來台灣求學

🎒外籍生留台工作有夠難!

🎒進入媒體、深入了解台灣

🎒馬來西亞經濟崛起吸引遊子歸鄉

🎒14年的台灣生活點滴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68 誰是普拉伯沃?印尼新任總統的前世與今生
#68
01/18/2025

主持人:王文岳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游雅雯 /政大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位學程(IDAS)副教授

印尼新任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2024年10月上任印尼新任總統,標誌著印尼政治新時代的到來。普拉伯沃是一名具有軍方背景的政治人物,此前曾多次參選總統,並擔任佐科威政府的國防部長。他的當選顯示出印尼選民對穩定與安全的重視。

普拉伯沃與副總統吉布蘭的組合受到廣泛關注,特別是吉布蘭作為前總統佐科威之子的背景引發了對政治世襲的討論。普拉伯沃政府的首要挑戰包括推動經濟增長、應對環境問題及加強反腐敗措施。此外,他的外交政策也備受關注,特別是在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他如何平衡與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將影響印尼的國際地位。普拉伯沃的當選不僅是個人成功,更代表著印尼政壇的新格局,對東南亞地區的穩定與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我們本集邀請對於印尼政情有深度研究的政大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位學程(IDAS)副教授游雅雯對這位印尼新總統的施政挑戰進行深度剖析。

🔽本集重點🔽

💡普拉伯沃的政治背景與軍事經驗如何影響領導風格?過去參選失利的教訓及影響。

💡普拉伯沃的國內施政挑戰,經濟改革的優先事項及可能的政策路線為何,在應對腐敗和環境問題方面的計劃。

💡普拉伯沃的外交政策與國際關係如何在中美競爭中保持外交平衡?他對對區域合作(如東盟)的立場與策略。

💡普拉伯沃大量使用社群媒體更換形象的方式使他廣獲年輕人支持而當選,他的當選對印尼民主進程的意義。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告訴我,你收聽節目的想法 sea@rti.org.tw


EP67 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民主國家選總統
#67
01/11/2025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游雅雯(政大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位學程(IDAS)副教授)

印尼2024年的總統選舉是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政治事件,這場號稱全世界最複雜的單日選舉之一,有2億以上選民在80萬個投票站參與投票。

這次選舉的候選人中有3組候選人,分別是時任國防部長普拉伯沃·蘇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前雅加達省長阿尼斯·巴斯威丹(Anies Baswedan)、前中爪哇省省長甘查爾·普拉諾沃(Ganjar Pranowo),而最引起注目的是普拉伯沃與其副手吉布蘭(Gibran Rakabuming Raka)這組搭擋,主因在於年輕的吉布蘭為時任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的長子,因此選舉過程也有佐克威王朝爭議的廣泛討論。

據此,選舉過程風波不斷,年僅36歲的副總統候選人吉布蘭因未達憲法規定的40歲參選年齡限制,引起他是否符合參選資格的爭議。選舉期間也出現了對時任總統佐科威利用國家資源為其子助選的質疑,敗選候選人甚至要求重新選舉,顯示印尼民主進程中仍面臨挑戰。

這次選舉不僅是權力的更迭,更是印尼民主成熟度的測試,對區域穩定和國際合作具有深遠意義。我們本集邀請對於印尼政情有深度研究的政大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位學程(IDAS)副教授游雅雯對印尼總統大選進行深度剖析。

🔽本集重點🔽

💡2024印尼候選人背景與競選搭檔的背景和政治經歷。

💡印尼總統選舉的同時也進行國會選舉,為何在本屆國會選舉採用「聖拉古法」(Sainte-Laguë Method)進行國會席次分配,與過去的「黑爾數額法」(Hare Quota)相比,這一變革對選舉結果可能產生的影響。 

💡印尼大選結果、公佈與候選人對結果的反應。 

💡印尼選民選舉參與與投票行為,以及不同地區和族群的投票行為之差異。

💡新政府的挑戰與展望,面對經濟發展、反腐敗、社會融合等主要挑戰,新政府如何因應。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告訴我,你收聽節目的想法 sea@rti.org.tw


EP66 幫他們不如教他們
#66
01/04/2025

主持人:詹凌瑀 /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李慧珍/ 湄公河文化中心計劃經理

國際生活藝術組織(Living Arts International)源起於柬埔寨,是第一個東南亞非政府藝文組織,發起的起心動念,是因為柬埔寨在赤柬 內戰後,陷入貧窮與混亂的處境,產生了許多孤兒及流離失所的民眾,也因此湧入許多國際非營利組織。

「與其給一個人魚吃,不如教他釣魚」,國際生活藝術組織在柬埔寨實地服務的過程中,深刻了解到讓人們能一生自食其力的重要性。從這裡發展出藝術創作的教學,並將柬埔寨民眾的作品,推廣到世界各地,讓他們不只接受幫助,也能自力更生。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65搭起東南亞藝文的橋樑
#65
12/28/2024

主持人:詹凌瑀 /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李慧珍/ 湄公河文化中心計劃經理 

國際生活藝術組織(Living Arts International)的湄公河文化中心(Mekong Cultural Hub)區域計劃是一個國際非營利組織,2018年在台灣設立辦公室,也開始有對外計畫的施行。他們以亞洲為中心,串聯台灣藝文工作者與東南亞藝文圈,聚焦培養亞洲跨國人才,讓台灣和東南亞的文化交流和藝術共創繼續茁壯,持續發展出多元的成果。6年多來,吸引超過上千人參與。

2024年12月12日,6年來的成果,化為首檔展覽「朋友的朋友」,除了展出學員故事,還有東南亞文化市集及手作工作坊,希望讓台灣民眾輕鬆踏進台灣與東南亞的交流之門。

🔽本集重點🔽

☀️「朋友的朋友」:我們都是好朋友

☀️串連台灣與東南亞的藝術文化工作者

☀️東南亞文化市集讓大家從小處看見藝術的魅力

☀️第一個東南亞非政府藝文組織「國際生活藝術組織」

☀️推廣東南亞藝文是一條快樂且無止盡的道路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64 戰火下的泰北緬甸難民:文化調適與社會融合
#64
12/21/2024

主持人:王文岳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Anh / 泰北華文學校志工老師

傳統上,泰北華校成立的主要目的在於教育孤軍眷屬子弟,然由,由於臨接緬甸,在軍事政變以後,大量緬甸難民進入泰國,也因此位於泰緬邊境的華文學校在近年接納了愈來愈多的緬甸學生;本集我們請到泰北華文學校志工老師Anh,請他以泰北華校教學的第一手體驗,和我們分享泰北華校的緬甸學生的教學經驗的甘與苦。

🔽本集重點🔽

💡泰北華校的緬甸學生人數的成長與變化

💡緬甸學生在泰北華文學較的文化適應主要在那些方面。

💡緬甸學生在泰國社會的融合情形。

💡緬甸學生在泰國社會的發展與挑戰。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63 我們都是台灣人 林麗蟬為新住民升起希望
#63
12/14/2024

主持人:詹凌瑀 /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林麗蟬/基隆市兒童及少年事務處處長

台灣第一位新住⺠不分區立委,現任基隆市政府兒童及少年事務處處長林麗蟬。她來自柬埔寨,婚後積極克服語言與文化的挑戰,融入台灣社會。從家庭走入社區服務,之後更走進國會殿堂,為新住民升起希望。

卸任立委之後,她持續關心新住⺠議題,為新住⺠發聲,充滿社會關懷、積極、任事的態度,受到外界肯定,獲基隆市長謝國樑延攬進入市府,擔任第一位兒童及少年事務處處長。她在目前的崗位上,仍關懷新住民議題,為新住民發聲,繼續作新住民的守護者。

🔽本集重點🔽

💡少子化浪潮下,基隆市兒少處在做些什麼?

💡移民語言不通,有通譯人員陪產檢、提供新生兒父母協助。

💡帶領思考移民思考如何有尊嚴的慢老。

💡新住民基本法通過,現在的林麗蟬為何批判過去的林麗蟬?

💡移民與台灣如何共好?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62 邊境的教育明珠:泰北華文學校
#62
12/07/2024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Anh(泰北華文學校志工老師)

在泰北清萊、清邁與夜豐頌等府有為數眾多接受教育部與僑委員專款補助,肩負中華文化傳播使命的華文學校。由於泰緬孤軍抗共的歷史,本區的華文學校多採用中華民國教育部的教材,效忠台灣的中華民國。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原本以教育軍眷子女為主的難民學校經營益形困難。由於無法取得泰國教育部合法資格的認定,泰北的華文學校等同華語補習機構。

近年,中國大陸刻意推動簡體中文教學,大肆補助簡體中文教材與師資的推廣,使得泰北華校的經營面臨嚴厲挑戰。據此,在硬體設施簡陋、政治情勢不利的情形下,高掛中華民國國旗的泰北華校迄立不搖的精神,值得我們多予關注。

本集我們請到泰北華文學校志工老師Anh,請他以泰北華校教學的第一手體驗,和我們分享泰北華校的美麗與哀愁。

🔽本集重點🔽

🎓國內長期有前往泰北華校進行支援的志工制度,其運作方式為何?

🎓在Anh的教學體驗中,泰北華校的環境與設施

🎓在Anh的田野經驗中,泰北華校的學生組成與現場教學情形。

🎓長期而言,泰北華校未來的前景與轉型可能方向。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61 泰國普吉豪宅夯 悅榕集團重金搶灘
#61
11/30/2024

主持人:詹凌瑀 /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許若茵 / 今日新聞記者

泰國成為台灣旅客熱門觀光目的地,今年1至9月已有超過84萬人次造訪,成為台灣人出國目的地第6名。隨著旅遊熱潮的推動,部分台灣人選擇在泰國置產,其中普吉島的豪宅市場尤其吸引投資客。

數據顯示,普吉島地產開發總值達65億美元,相當受到國際買家的喜愛。像是以經營悅榕莊度假村聞名的悅榕集團,計劃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在普吉島投資10億美元開發新高級住宅。

今日新聞財經生活中心記者許若茵實地走訪普吉島,專訪悅榕集團創辦人何光平,帶回第一手觀察。

🔽本集重點🔽

1、台灣人好愛投資泰國房地產

2、普吉島是豪宅天堂

3、國際買家超愛普吉島

4、悅榕集團何光平的視野與遠見

5、悅榕集團為何敢砸10億美金開發新建案?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60 新南向中的人情與義理: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的人本倡議
#60
11/23/2024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楊昊(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

自2016年蔡英文政府就任以來,新南向政策也隨之啟動,相對於之前數波東南亞政策,新南向政策特別著重在第二軌外交與多層次整合以外,特別強調以人為中心的夥伴關係實踐。在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以下稱臺亞會)成立以後的5項行動核心計畫中,智庫合作、亞洲青年領袖、公民社會鏈結、打造區域韌性、文化交流的推動上,均可看出臺亞會在推動臺灣與新南向國家的人與人交流上的具體實踐。

臺亞會的蕭新煌董事長與楊昊執行長在今年9月的報端投書中,特別倡議在賴總統未來推動的的「新南向政策+」中,除了民主(Democracy)、和平(Peace)與繁榮(Prosperity)為核心的「價值外交」或「信賴外交」外,也主張進一步強化更具人本精神的DPP概念方針:「發展」(Development)為議程、以「人」(People)為中心、以「夥伴關係」(Partnership)來實踐。本集,我們邀請臺亞會的執行長楊昊,以自身6年來參與人與人交流的實務與經驗,回顧與前瞻「新南向政策+」未來的道路與方向。

🔽本集重點🔽

🌎新南向政策與人與人交流所指為何?

🌎在2018年臺亞會成立之後,臺亞會如何由智庫合作、亞洲青年領袖、公民社會鏈結、打造區域韌性、文化交流等5項核心計畫推動人與人的交流?

🌎Z世代的青年族群被視為亞洲政治的未來,而臺亞會如何與菲律賓麥格賽賽基金會、美國在臺協會、KAS東京辦公室等夥伴機構共同透過亞洲青年領袖計畫的推動來培養臺灣與亞洲週邊國家青年的交流與互動?

🌎在新南向政策+規畫的半導體與數位科技走廊(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及建構韌性供應鏈)、健康走廊(將衛福部現有的一國多中心計畫轉型擴大)、新南向韌性走廊(強化災防管理與防災韌性)以外,臺亞會進一步倡議在非政府部門方面,可以推動新南向智庫走廊、新南向NGO走廊、新南向青年走廊等3條走廊來構成六條「新南向政策+」的走廊,其具體內含為何?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59何處是我家?羅興亞難民悲歌
#59
11/16/2024

主持人:詹凌瑀 /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李可心 /「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2017年8月25日,70多萬名羅興亞人(Rohingya)在家鄉若開邦,遭到緬甸軍方殘忍迫害,大批難民逃亡到孟加拉邊境,聯合國難民署統計,緬甸120萬羅興亞人約有三分之二在短短幾周內,穿越邊界到達孟加拉。

在國際媒體的揭露下,發現緬甸軍方對羅興亞人慘無人道的對待,殺掉他們的屋子,大規模屠殺,以及性侵婦女等,最後被控犯下「種族滅絕罪」告上「國際法庭」,不過當時親自出庭的翁山蘇姬對於軍方暴行拒絕承認,讓國際社會相當失望。

留在家鄉的羅興亞人,生活處處受到緬甸軍政府的限制;逃到孟加拉的羅興亞人,則要面對難民眾惡劣的生活條件。「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李可心今年曾隨著世界展望會探訪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難民營,那裡居住著近百萬逃離家鄉的羅興亞難民,這集節目可心要跟我們分享,她在當地的所見所聞。

🔽本集重點🔽

🔎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難民營見聞

🔎緬甸人?孟加拉人?羅興亞人是哪裡人?

🔎難民危機!種族滅絕!

🔎何處是歸鄉?

🔎難解的無國籍問題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58 新南向中的智庫外交:臺亞會的願景與前景
#58
11/09/2024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楊昊(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

台灣政府的東南亞政策之推動,始自李登輝總統任內的「南向政策」;在此之後,歷任總統雖然也由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具有不同偏重的東南亞政策,但最引人注目,無可否認是蔡英文總統於2015競選總統時前瞻性地提出的「新南向政策」。新南向政策與之前相較,一樣具有政府間跨部會的組織與建制,但不同的是新南向政策在推動上,更著重第二軌外交與多層次整合。最具代表性的建制,就是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下稱臺亞會)的成立。

臺亞會成立以後,基於5項行動核心計畫推動,包括智庫合作、亞洲青年領袖、公民社會鏈結、打造區域韌性、文化交流,在今年8月歡慶台亞會六週年紀念活動中,總統賴清德、前總統蔡英文、外交部長林佳龍也以賀電、影片與演說的方式,肯定台亞會的卓著貢獻。明顯地,臺亞會在未來政府的外交中,仍然將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集,我們邀請臺亞會的執行長楊昊,以自身6年來參與智庫外交的實務與經驗,細數台灣新南向政策推動的道路與方向。

🔽本集重點🔽

💡新南向政策與臺亞會的成立與發展概要。

💡在2018年臺亞會成立之際,為玉山論壇的常設辦理機構,臺亞會與亞洲深耕聯盟如何藉由玉山論壇建構亞洲區域對話平臺?

💡臺亞會為臺灣與亞洲主要智庫交流與對話的重要代表,成立至今,臺亞會亦與日本、印度、印尼等國重要智庫建立合作與交流關係,智庫外交對於推動臺灣與區域國家關係上的重要性為何?

💡自臺亞會成立迄今,經歷了初期的奠基,疫情的影響,以及疫後的開展,政府的區域政策也有新南向政策與數位新南向的轉變,六年的時間內,臺亞會在不同時期的政策任務所出現的變化為何?

💡賴總統上任以來的對外政策中,特別強調以民主(Democracy)、和平(Peace)與繁榮(Prosperity)為核心的「價值外交」,而在今年8月的六週年紀念活動中,外交部長林佳龍也說明了以「總合外交」的政策內涵,推動榮邦計畫,此一政策宣示下,作為升級版的「新南向政策+」中,臺亞會將有的作為與方向。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57 不只是警察!外事警察徐夢含要跟新住民當好朋友
#57
11/02/2024

主持人:詹凌瑀(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徐夢含(外事警察)

一般民眾對「外事警察」這個詞相當陌生,就連部分警界人士也都不一定了解工作內容。其實簡單來說,外事警察就是處理外來人口的保護和社會安全的處理,也就是執行外國人以及新住民在台灣境內的警政業務,所以外界又稱他們為警界的外交官。除了處理外國人在台居住、停留管理業務的工作,疫情期間,外事警察也是關懷新住民及移工的重要管道,

隨著新住民及移工人數不斷增加,外事警察的角色也日益重要,外事警察徐夢含把工作變得不只是工作,更是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結交各國友人的管道。

🔽本集重點🔽

👮🏽因緣際會成為外事警察

👮🏽跟新住民交朋友、了解多元文化

👮🏽學越南語、印尼語、阿拉伯語

👮🏽新住民最需要語言的協助

👮🏽徐夢含對外事警察這份工作的使命感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56 轉入地下賺得更多?台灣移工失聯現象的真實與虛象
#56
10/26/2024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林淑如(美家人力董事長)

2023年監察院由王美玉、趙永清、王幼玲、紀惠容四位委員調察台灣失聯移工現象,出版了《一群在臺灣沒有身分的人:移工為什麼要失聯》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指出當前在台超過74萬移工不但已成我們常態的補充性勞動力,同時也造就高達8.2萬人的失聯移工現象,僅就2022年一年移工失聯新增人數就達到4.1萬人,而這只是官方統計數據,實際情形可能更甚於此。

根據調查報告訪談、焦點團體、諮詢專家學者的見解,四位調查監委主張失聯移工乃是移工在面臨不合理的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勞動條件、工作與收入不如預期、適應不良等問題時所做出的選擇結果,同時也列出十大問題。其中包括了「非法工作賺得比合法還多」、「非法工作6到10個月就可以還清仲介費」、「轉換工作困難,逼迫移工處於不利處境」、「仲介管理不善與不肖仲介牟利問題」、「失聯後有自由,也可以組織家庭、生育下一代」等,同時也列出10項政策建議。本集我們請到美家人力董事長林淑如以自身參與人力資源的經驗,和我們討論當前移工失聯問題所反映的現象,以及台灣建構更好的外籍移工聘僱制度的可能。

🔽本集重點🔽

👷🏽‍♀️台灣移工失聯現象在近年受到廣泛的討論,其主要成因為何?

👷🏽‍♀️根據調查報告,台灣移工失聯的成因中,薪資待遇是一個重要因素,非法賺錢多於合法的現象是否反映移工薪資偏低?

👷🏽‍♀️移工失聯現象中,仲介管理也是重要因素,現行法規中是否可能修正,讓移工、仲介、僱主三方都可以共構更佳轉職與聘僱環境的可能性?

👷🏽‍♀️「移工零付費政策」被認為是勞動趨勢,透過僱主支付原則可有效改善移工勞動人權,然而當前在台,只有加入RBA責任商業聯盟的工廠才具有此一條件,請問是否有全面推廣的可能?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55 印尼總統佐科威 改革者還是獨裁者?
#55
10/19/2024

主持人:詹凌瑀(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趙君朔(美中台戰情室版主)

印尼新任總統普拉伯沃及副總統吉布朗在10月20日上任,佐科威結束10年執政。從2014年到2024年,他為印尼帶來建設大爆發、經濟發展迅猛的高速成長期,讓印尼這個沈睡已久的巨人醒過來,進入黃金十年的階段。

佐科威的背景和先前的印尼總統很不一樣,過去的印尼統治階級都是政治菁英及軍事軍英,佐科威則是平民出身,父親是個木匠,長大後成為一個成功的傢俱商人,2004年步入政壇,像是坐直升機一樣,從貧民窟子弟,到全球第四人口大國總統,他的故事相當勵志,草根背景也讓他更加親民。

不過佐科威在總統第二任期開始,讓自己的親友進入政治決策圈,憲法法庭為他的長子參選副總統修憲。國會更試圖修改地方選舉法,為他的小兒子卡桑投入地方選舉解套,引來大規模示威抗議後才作罷。

佐科威想要打造印尼新一代家族政治王朝的意圖不言而喻,究竟他會名留青史還是晚節不保?

🔽本集重點🔽

💡佐科威:印尼首位素人總統

💡「基礎建設之父」推動印尼黃金十年

💡與政敵聯手拱兒子登上大位

💡打造家族政治王朝晚節不保

💡佐科威的功與過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54 移工在台灣的光與影:外籍聘僱在台灣的演變與前景
#54
10/12/2024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林淑如(美家人力董事長)

台灣自李登輝總統推動南向政策時期,即針對外籍移工實施《外籍勞動法》,並且在之後,逐步朝法制修法與擴大外籍移工來源的方向並進的方向,來因應1990年代台灣社會發展的需求。根據勞委會的統計,至2009年台灣的移工總數已超過35萬人。除了建築、製造、農業等部門以外,台灣的社福照護體系更是高度仰賴外籍看護。易言之,由於移工規模的增加,移工與台灣社會互動的各種面向並不止於產業現場,相對地,外籍移工進入台灣社會家庭的過程,也使得移工權益、移工人權、文化適應等方面成為重要社會議題,同時也出現民間團體倡議,主張提高外籍移工的權益。

為了因應社會改善外籍移工權益的要求,我國政府在2006年底曾推動雇主直接聘僱制度,希冀透過更多元、便捷的管道來協助雇主與外籍移工的聘雇,然而實施迄今,人力仲介業者仍然在當前台灣的外籍移工聘雇占有核心的角色。本集我們請到美家人力董事長林淑如以自身參與跨境外籍聘僱的實務,剖析台灣外籍移工與相關的社會現象。

🔽本集重點🔽

👷🏽台灣移工聘僱制度的發展概要。

👷🏽台灣移工聘僱中仲介業者的角色。

👷🏽在疫後全球各國的缺工的情形下,相對於日韓較高的薪資,台灣有沒有可能「搶工潮」中處於落後?

👷🏽目前國內的外籍勞力聘僱中,家庭看護工已成當前主流,而過以本國勞工為主的韓國則從今年起,開放100名由菲律賓家事移工,進行試點計畫,長期而言,對於台灣的外籍看護工聘僱是否可能造成衝擊?

👷🏽目前台灣移工失聯而衍生的社會現象履履登上社會版面,是否可從制度面改善此一現象?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53 雪隧工程師冷耀東 緬甸辦學之路
#53
10/05/2024

主持人:詹凌瑀(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冷耀東(孔聖國際學院校長)

冷耀東是緬甸人,民國63年來到台灣念書,成功大學機械系畢業後就在榮工處服務,一直到2012年退休。他在台灣求學、成家立業,也為台灣社會做出許多貢獻。像是曾參與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的建設,也曾奉派到巴林島與埃及工作10年,曾獲得隧道優良工程師獎,說他是新台灣人之光也不為過。

冷大哥在2012年退休後返回緬甸開創事業第二春,同時也不忘回饋家鄉,除了加入緬甸留台同學會,協助照顧在台的緬甸留學生之外,他也在緬甸成立孔聖國際學院,在當地作育英才,退而不休,反而運用自身力量協助家鄉年輕學子的精神,讓人相當敬佩。

🔽本集重點🔽
1、冷耀東退休後在緬甸開創事業第二春
2、在緬甸辦學是意外插曲
3、緬甸華人重拾華語的過程
4、緬甸學子來台留學成顯學
5、台灣政府可以為緬甸學生做更多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52 老大哥愈來愈大?馬來西亞緊縮的媒體環境
#52
09/28/2024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陳億佩(自由撰稿人)

自2018年希望聯盟上台以來,外界曾寄予厚望,認為馬來西亞的民主化將帶動更寬的言論尺度與媒體環境,然而,根據2024年無國界記者發佈的《2024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馬來西亞的排名由歷史新高的第73名下滑至107名,政府封鎖新聞網站 UtusanTV.com 與 MalaysiaNow,導致排名落後在泰國之後。

事實上,東南亞地區,近年的媒體環境與言論尺度持續緊縮,而媒體資源相對豐富的馬來西亞在過往一直有明顯的限制,除了限制新聞自由的法規多達35條,馬哈迪還曾在1999-2001年三度蟬聯世界十大新聞自由公敵。再加上國陣長期執政,傳統媒體受政治影響不言可喻,即使歷經政黨輪政,在2024年2月馬來西亞通訊及數位部的新版《馬來西亞記者道德守則》還是為了打擊社群媒體規範記者的報導尺度。

馬來西亞的媒體環境與言論尺度是民主能否深化的重要指標,馬來西亞民權鬥士蔡添強在2024年初的一次採訪中,表示安華執政迄今馬來西亞遭到封鎖的媒體更甚國陣納吉執政時代。是以本集我們邀請到親身「政變」現場的馬來西亞媒體人陳億佩,她自2010年起任職記者,穿梭各大政府部門及政黨。曾採訪各大集會,馬航MH370失聯及MH17墜機事件,3屆全國大選,我們由她為我們解析馬來西亞的媒體環境與言論尺度的變化。

🔽本集重點🔽

🔍馬來西亞傳統的新聞與媒體環境。

🔍馬來西亞審查制度對於言論自由所造成的約束。

🔍馬來西亞歷經政黨輪替曾有言論鬆綁的可能,何以在安華執政時期下,反而出現言論自由萎縮的情形?

🔍Meta與TikTok等新媒體對於馬來西亞媒體環境的影響?

🔍馬來西亞記者報導現場直擊。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51 《緬境之北》從臘戌到台灣的自我探索之路
#51
09/21/2024

主持人:詹凌瑀(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郭嘉富(緬北之境作者)

說到緬甸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是民主鬥士翁山蘇姬、仰光的大金字塔,還是當地人抹在臉上的黃色的顏料Thanaka?許多人對緬甸的印象來自媒體,而媒體到緬甸採訪,大多只在第一大城仰光,很少有機會能深入其他地區。

本集介紹的新書《緬北之境》的作者郭嘉富來自緬甸北部的撣邦臘戌,有許多祖籍雲南的華人在這裡生根,成為緬甸華人。雖然在緬甸出生、長大,但他們為了保留自己的根,不忘學習華文。郭嘉富在這樣的環境成長,長大後曾任記者,現在是一名華文教師。他自費出版的《緬北之境》,希望能將家鄉臘戌的美,透過文字和照片,介紹給世界各地的讀者,讓大家知道緬甸除了仰光之外,還有另一個如此美好獨特的秘境。

🔽本集重點🔽

✨郭嘉富來台灣出了一本書《緬境之北》

✨緬甸華人的自我認同

✨不同於仰光的緬北樣貌

✨戰爭改變了臘戌

✨戰火中的眾生相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50 變天、希望聯盟與安華:比跑馬燈還快的馬來西亞政治轉變
#50
09/14/2024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陳億佩(自由撰稿人)

台灣與的馬來西亞關係密切,由於馬國華人眾多,再加上長期留台的馬來西亞同學所搭起的兩國橋樑,兩國在教育、文化、經貿都有廣泛的往來。然而,談到馬來西亞政治,國人多感陌生,馬哈迪代表的國陣長期執政是一般人的印象;事實上,近年馬來西亞政治出現了巨大的轉變,2018年的第13國會大選中「變天」,由反對勢力組成的希望聯盟取得122席在國會中取得簡單多數,終結了長達60年的國陣執政。

希望聯盟上台以後並非一帆風順,由馬哈地領導的希盟政府上台雖然力圖改革,但傳統保守勢力猶在,使得希盟一直面臨政權穩定的挑戰;2020-2022年期間,希盟政府與後續的國民聯盟政府持續發生執政危機,最終促成2022年安華上台組織團結政府。

馬來西亞的政治變化曾被譽為東南亞近年民主化的「明燈」,然而仔細審視馬來西亞政治發展,箇中轉變複雜,是以本集我們邀請到親身「政變」現場的馬來西亞媒體人陳億佩,她自2010年起任職記者,穿梭各大政府部門及政黨。曾採訪各大集會,馬航MH370失聯及MH17墜機事件,3屆全國大選,我們由她為我們將馬來西亞的政治演變娓娓道來。

🔽本集重點🔽

🌟馬來西亞傳統政治的發展歷程:馬來人優先政策與族群關係。

🌟希望聯盟如何在近10餘年逐漸獲取支持?

🌟希望聯盟在2018年大選獲勝以後面臨的執政挑戰?

🌟馬來西亞2020年以後的政治危機。

🌟馬來西亞安華執政時期,馬來西亞的政經現況,其被認為較為親中的外交資態是否使馬來西亞獲益?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49 到「就諦學堂」學東南亞語 李三財的創業路
#49
09/07/2024

主持人:詹凌瑀(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李三財(就諦學堂執行長)

說到李三財,在東南亞研究的圈子裡,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在多年前首創開設東南亞語的語言學習中心「就諦學堂」,除了在台灣較受歡迎的越南語及泰語之外,「就諦學堂」還有包括緬甸語、柬埔寨語、寮國語這類比較冷門的語種。

剛推出時,大家原本很好奇,這些語言有人要學嗎?師資會不會很難找?沒想到「就諦學堂」一直營運到現在,成為台灣人學習東南亞語言最知名的品牌。

🔽本集重點🔽

🏫台灣推廣東南亞語第一人

🏫創辦「就諦學堂」的初心

🏫搭上「新南向」風潮

🏫台灣人最喜歡的東南亞語有哪些

🏫李三財從僑生到企業家的心路歷程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48 肉骨茶、九層糕、印度鬆餅是馬來西亞的?馬來西亞的國家美食遺產
#48
08/31/2024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楊豐銘(馬來西亞泰萊大學食物研究與美食學院社會科學暨休閒學部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 School of Food Studies & Gastronomy,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Leisure Management, Taylor’s University)

馬來西亞由於多元族群與優越的地理特性,馬來西亞旅遊向來將馬來西亞美食作為重要的賣點,舉凡被戲稱為「辣死你媽」(Nasi Lemak)的椰漿飯、肉骨茶、沙嗲、叻沙、海南雞飯、娘惹糕甚至是印度鬆餅、拉茶,都讓去過馬來西亞的人記憶深刻,馬來西亞美食也一直是馬國推廣觀光旅遊時的重點。

然而近年來,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履履爭奪美食發源地的封號,在今年的2月,馬來西亞將肉骨茶、哥羅麵、椰糖糕、九層糕、印度鬆餅等華人傳統美食列為國家美食遺產,此舉竟然引發一陣爭議,何以單純的美食討論,可以變成國民論戰?

本集我們請到親身於馬來西亞泰萊大學任教的食物研究與美食專家楊豐銘博士,來和我們談馬來西亞的美食文化以及國家美食遺產的相關討論與爭議。

🔽本集重點🔽

🥢馬來西亞美食的古往今來

🥢今日馬來西亞的美食地景與旅遊

🥢馬來西亞的將肉骨茶、哥羅麵、九層糕、印度鬆餅等美食列為國家美食遺產為何引發爭議?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愛恨情仇以及美食發源地之戰

🥢馬來西亞國家遺產政策對台灣的啟示?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47 被欠薪15個月 印尼血汗漁工的辛酸血淚
#47
08/24/2024

主持人:詹凌瑀(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施逸翔(台灣人權促進會資深研究員)

8月7日一場記者會,幾位印尼漁工現身立法院,在台灣人權促進會的陪同下,說出長期遭到剝削的辛酸血淚。

台灣遠洋漁船「銪富號」10位印尼漁工被強迫欠薪高達15個月,積欠薪資總額約為80850美元,大約約台幣262萬。這些漁工從上船工作開始,就被沒收護照還有合約,工作期間每天只能睡3到4小時,而且伙食很差、水也不乾淨,據他們表示,常常用魚鯫配泡麵。吃不飽、睡不好,船長動不動就罵人,工作環境彷彿人間地獄。

台灣的遠洋漁業勞動環境惡劣早就不是新聞,政府的因應措施是什麼?人權團體怎麼看?如何有效改善漁工處境?

🔽本集重點🔽

🗺️每天睡3小時、魚餌配泡麵

🗺️境外漁工的人權誰來顧?

🗺️船東罰則太輕、勞基法管不到

🗺️台灣政府對海上奴工問題沒法度?

🗺️人權團體有話要說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46 去馬來西亞念大學?東南亞的國際化教育的模式與啟示
#46
08/17/2024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來賓:楊豐銘(馬來西亞泰萊大學食物研究與美食學院社會科學暨休閒學部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 School of Food Studies & Gastronomy,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Leisure Management, Taylor’s University)

由於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影響,亞洲近年來,不少放眼跨國趨勢的父母,傾向將子女送往國際化教學環境的國家留學,而相對於過往以美國、歐洲作為主要選擇的趨勢,在近年來也有轉變,亞洲不少高等學府在國家與企業的支持下,也出現了不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學,這種現象甚至也出現在東南亞。

最明顯的例子是2018年QS亞洲大學排名,馬來亞大學該年排名亞洲24,竟然超過該年排名25名的台大。台大在該排名中無論是學術聲望、學術引用均高於馬來亞大學,然而,在師生比、國際生數量與交換生的部分則低於馬大,固然,識者以為QS過於重視國際化比例的部分頗有爭議,因此認為QS排名「僅供參考」。

事實上,台灣高教的辦學品質有目共睹,在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評比,台灣教育整體環境世界第4,在大學整體品質全球第11名;然而,就追求國際視野而言,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國因不同原因,在高等教育的國際學校的發展上,實有台灣可以參考之處。以馬來西亞為例,擁有悠久的英式教育傳統、純英語授課環境、完整的國際銜接學制、較為低廉的學費、學歷受到英美澳加等國認可等條件,均使得馬來西亞的國際化教育環境具有一定優勢。迄今已有英國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等大學在馬來西亞設立分校。

本集我們請到親身於馬來西亞泰萊大學任教的楊豐銘博士,來和我們談馬來西亞如何透過獨特的在地國際化模式,建立馬來西亞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優勢。

🔽本集重點🔽

🎓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體制與台灣的異同所在

🎓馬來西亞的「在地國際化教育」的發展、分佈與優勢

🎓在馬來西亞大學國際化教學的現場與特點

🎓台籍教師在大馬生活與職場的文化調適

🎓馬來西亞的教育國際化路線對於台灣的啟示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45 愛莉莎莎大推「曼谷買房」!泰國置產超夯
#45
08/10/2024

主持人:詹凌瑀(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葉俊宏(艾沛思環球物業執行長)

泰國以物美價廉著名,吸引許多台灣人到當地旅遊,泰國的房價也比台灣便宜,這幾年吹起到泰國海外置產的風潮。像是知名網紅愛莉莎莎今年初宣布購入曼谷的房產,透露當地房價只有台灣5分之1,5月時又趁著在泰國轉機空檔再度看房,看得出來她對泰國的房市很有信心。

雖然泰國的房價對台灣人來說相對便宜,但是如果以曼谷的房價來計算,平均每坪也要30到40萬台幣,對泰國一般民眾來說並不便宜。外國買家在泰國買房後,想脫手容易嗎?有什麼管道?要特別留意的眉角有哪些?

🔽本集重點🔽
🏠愛莉莎莎對曼谷買房讚不絕口
🏠泰國房地產真有這麼夯?
🏠海外買家為何鍾情泰國?
🏠曼谷的房地產的優勢
🏠外國人在泰國買房這些眉角要注意!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


EP44 擁抱新住民!共創台灣社會的多元共融
#44
08/03/2024

主持人:詹凌瑀(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編輯)

來賓:羅美玲(⺠進黨立法委員)

截至2023年底,台灣的新住⺠總人數已超過57萬人。其中,女性新住⺠占絕大多數,主要 來自中國、越南、印尼等國家。新住⺠為台灣社會帶來了豐富多元的文化,促進了台灣社會 的多元發展。政府和⺠間組織也積極推動新住⺠的語言學習、文化交流和社會參與,以協助 他們融入台灣社會。不過,部分新住⺠仍面臨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就業歧視等挑戰。政府 和⺠間組織持續提供各種支持措施,協助新住⺠克服困難。

隨著新住⺠人數不斷增加,他們在台灣社會中的角色也日益重要,如何協助新住⺠社會參與、更快融入,並且發揮他們的潛力,是政府機關及許多非營利組織關心的課題。

🔽本集重點🔽

🌟羅美玲初來乍到台灣的心情

🌟在台落地生根的決定

🌟以新住⺠身份踏入政壇

🌟新住⺠的多元文化融入和社會參與

🌟《新住⺠基本法》通過之後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